更多

除了插画漫画 动漫创作者还能为“战疫”做些什么

2020-02-13 11:33    浏览量:加载中...

在这一切结束后,“战疫”的故事还能如何延续下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场由病毒带来的灾难,显然是无法轻易忘怀的。于是也有人在网络上提出了了这样的猜测:未来会不会有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创作出来?如果有的话,最佳的创作方式又应该是怎样的?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看隔壁邻国日本是怎么做的。

  2011年发生的“3·11”大地震,是许多日本人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伤痛。时至今日,这场9.0级强震所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许多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心理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动漫在内的许多日本文创作品,自然都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打上了“3·11”的印记。

  比较著名的例子莫过于2016年上映,由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了。这部动画电影在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看哭了无数的观众。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该动画电影故事中彗星为小镇所带来的灾难、主角扭转时空的设定,实际上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射日本人在数年前所共同经历的那场灾难,成功地在情感层面打动了日本的观众。

​  在《你的名字。》在中国上映前夕所举办的发布会上,新海诚曾提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社会都处于一种非常平稳的状态,所以他的动画作品(如《秒速五厘米》)所讲述的故事,都是在微小的起伏中寻找深刻的感情,主人公的结局往往都是各种遗憾和错过。然而在经历过“3·11”大地震后,很多日本人都产生了“也许明天自己就会消失”的危机感,于是在怀着给人“比较幸福的状态”的初衷下,新海诚创作出了《你的名字。》这部作品,其故事结局也变得更像是对那场灾难的心灵救赎。

  这种从侧面讲述出与灾难有关的故事或元素,在很多日本的文创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见到。

  例如由荒木飞吕彦创作,于2011年开始连载的漫画《JOJO的奇妙冒险:乔乔福音》,故事中“壁之眼”的设定就是来源于一场大地震;而NHK在2013年开播的晨间剧《海女》,则通过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描绘,展现了对灾后重建的人文关怀。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灾难,其实是可以为文创内容所服务的。它可能是一张插画上所蕴含的某个信息,也可能是为了动漫作品世界观设定的完善,并为了快速塑造出人物的形象。相比起“伤口上撒盐”式的内容创作,利用旁敲侧击的方式,甚至可以像《你的名字。》那样连具体的灾难都不提到,让观众在故事推进过程中发出情感层面的共鸣,显然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当这场疫情结束后,或许会有优秀的创作者尝试这样的内容创作。而这些元素的加入,在为观众带来更强大精神力量的同时,也会将中国人面对疫情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包括动漫在内的各类形式,持续不断地传递下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CGx”(acgxclub)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共3页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0
您已顶!来,表个态~
×

相关评论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

金牌专栏

游知有味 精华盘点 槽点挖掘机 大师级COS

48小时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关于游侠 | 广告合作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投诉建议 | 我要投稿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CopyRight © 1999-2023 ALi213.Net All Right Reserved 游侠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3007791号